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政策解读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
“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回顾
“十三五”期间,康巴什区围绕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的总体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思路,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大力提升公共设施水平,切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康巴什区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增至2个;现有酒店56家,其中满世朗景和恒信酒店为4星级酒店;旅行社及分社16家。
文旅经济对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十三五”期间康巴什区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对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断攀升。五年来,康巴什区共计接待游客14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4.24亿元;其中,2020年全年预计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0.2亿元,分别比“十三五”初增长66%和60%。过夜游人数由“十三五”初54.6万人次增长至“十三五”末73.2万人次,同比增长34%。旅游人数不断攀升,文旅经济稳中有进,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图1-1 康巴什区2016-2019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二)“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效
景城一体建设成效显著。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并于2020年创建成功;荣获环境艺术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2020年又荣获了“2020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宜居之城”称号。
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日显。“十三五”期间,康巴什区本着“文化引领、旅游带动、节庆造势、产城融合”和“群众参与性强、全民互动性广”的理念,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卓有成效。
群众文艺创作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康巴什区群众文化创作百花齐放,成果丰硕,相关作品有舞蹈作品35个、原创代表性歌曲18首、器乐作品36个、原创文艺作品脚本12个,并出版多部图书、拍摄出品了微电影3部、协助拍摄完成3部影视作品、排演录制《我和我的祖国》《鄂尔多斯味道》和“歌颂祖国·粽情端午”诗歌快闪和“七一”诗歌MV特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专题音(视)频作品21个。
公共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十三五”期间,康巴什区立足区情,放眼世界,举办了诸如“时尚草原城、品质康巴什”暨百日消夏广场文化活动、第九届中国新西兰国际电影节、第三届中国汽车旅游大会等特色文化和旅游活动300余场次,公共文化和旅游活动多姿多彩。
文旅品牌建设与推广营销成效显著。康巴什区注重采用更新完善后台建设、巧借强势媒体栏目、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等多种手段,逐步实现宣传推广由完成任务向结果导向转变、由亲自上阵向市场推进转变、由散点推进向体系推广转变。
文化和旅游服务接待体系日渐完善。对旅游景区景点实行数字化管理,旅游服务实现向精细化和品质化转变。交通系统扎实提升:开通旅游专线3条、旅游公交线路3条,施划停车位21985个。接待系统趋于完善:设置全域旅游标识标牌330处,高标准推进“厕所革命”,118座旅游厕所覆盖全区。
“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和对“十四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构建完善的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努力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鄂尔多斯打造文化强市和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优化职能”的原则
(二)坚持“创新理念,市场主导”的原则
(三)坚持“融合发展,重点带头”的原则
(四)坚持“文化导向,生态优先”的原则
(一)区域文化旅游经济网络中的定位
根据旅游经济区位、文化旅游要素配置与旅游项目的安排、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以及旅游发展态势的分析,“十四五”期间康巴什区在区域旅游经济网络中定位要体现三重功能: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旅游会客厅。
黄河几字弯中的现代草原名城:积极转变思路,探索创新模式,重点依托项目建设,全力实施文化旅游发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着力打造“黄河几字弯中的现代草原名城”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建成富有文化底蕴的国内著名的现代化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呼包鄂榆区域的旅游中心城市:加强区域联系和合作,将康巴什区打造成为内蒙古西部的重要旅游地和连通呼包鄂榆区域的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为我国西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鄂尔多斯市的城市旅游会客厅:创新发展理念,把康巴什打造成为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鄂尔多斯市热情好客的城市旅游会客厅。
(二)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定位
按照康巴什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一核两带三板块”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核:以博物院、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市区文化建筑为中心的城市核心区,这是康巴什区的城市景观核心区。
两带:分别为以乌兰木伦河环绕整个城区形成休闲风情旅游带和以乐水湾-阿坝亥沟-吉劳庆川为核心的旅游带。
三板块:三板块分别为以赛车小镇文化旅游区为核心的汽车文化旅游板块;以草原丝路景区康镇和民族团结广场为中心的丝路文化旅游板块;以青椿山、伊克敖包、体育中心为核心的康养健身旅游板块。
(三)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定位
根据中国强起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时代背景,依托康巴什区文化旅游吸引物规划建设体系,“十四五”期间康巴什建立复合立体型文化旅游城市品牌——“现代草原名城”:多元文化之城+博物馆之城+避暑度假之城+美食荟萃之城+时尚不夜之城+康养健体之城+节庆会展之城
(四)文化旅游市场定位
区域市场定位
国内客源市场定位:核心市场为以康巴什邻近旗县区、呼包鄂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晋陕宁地区为主的区域市场;拓展市场为以华中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主的区域市场;机会市场为包括西北、华南、东北、西南等国内其他地区。
细分市场定位
结合旅游发展趋势以及康巴什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特点,对接游客需求,“十四五期间”康巴什区应重点拓展以下细分市场:
自驾游市场:康巴什区具有较为优越的交通区位和通达的交通条件,在“交旅文”融合的大背景下,应以建设房车营地、观景台、风景道、自助旅游咨询系统为抓手,在产品设计、旅游供给、公共服务、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新的旅游交通形式,积极对接自驾游市场,开发更多自驾车旅游产品和线路。
研学旅游市场:康巴什区拥有开展研学旅游的丰富资源和设施,周边市场潜力巨大。
体育旅游市场:康巴什区拥有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广阔的体育运动空间,应以此为依托,对接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积极开发体育旅游。
节庆旅游市场:康巴什区应以冰雪那达慕、牡丹旅游文化节、汽车文化节等当地具有影响力品牌节庆的举行为契机,树立康巴什区节庆旅游品牌,大力发展节庆旅游。
康养旅游市场:康巴什区拥有相对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凉爽的夏季气候,应依托蒙医中医文化和蒙医院、仕博健康城等康养旅游项目,对接市场需求,丰富康养旅游产品供给。
休闲度假游市场:康巴什区应围绕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深度挖掘休闲度假游资源,开发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游产品。
冬季旅游市场:康巴什区应继续补齐冬季旅游短板,设计冬季旅游系列活动,积极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创新开发冬季旅游产品,提升冬季旅游品质,扩大康巴什冬季旅游品牌影响力,实现游客在康巴什区的全季旅游。
四、发展目标
(一)文化旅游发展的普惠目标
——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作为鄂尔多斯市府所在地,康巴什区文化旅游发展对于鄂尔多斯市整体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力争“十四五”期间,作为迎检主阵地助推全市创建成功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美誉度:大力促进文化旅游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美誉度。
——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品牌: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国字品牌荣誉,下一步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一步提升康巴什区在全国文旅行业的影响力。
(二)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目标
打造文化旅游度假住宿产业集群:构建由星级酒店、民宿、野奢酒店和帐篷等特色露营住宿设施构成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住宿体系,打造文化旅游度假住宿产业集群。其中5星级酒店1家,野奢酒店、帐篷房、泡泡屋等特色露营地住宿设施若干。
打造旅游休闲游憩产业集群:由草原丝路景区康镇、赛车小镇文化旅游区、乌兰木伦湖休闲游憩景观带、乐康吧等为主要核心节点的形成集文化体验、城市观光、休闲游憩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并提档升级旅游景区。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集群:提升数字化服务,全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并将数字化与文化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产业集群。
(三)文化旅游发展的普惠性目标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身边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建成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普惠性: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坚持把文化产业(事业)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关注无障碍化设施的建设,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普惠性,建设满足群众需求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繁荣发展民族艺术: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着力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艺术创作实践,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创作,讲好康巴什故事,创新艺术节庆品牌,培育演艺市场。
大力加强乌兰牧骑工作:为乌兰牧骑的建设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撑,打造新时期“城市乌兰牧骑”品牌,推动乌兰牧骑精神在城市社区的发扬光大,让乌兰牧骑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作用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围绕文体活动、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供达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要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走在自治区旗县区的前列,全面完成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
全方位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与市场衔接,与旅游融合,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示、演出,打造康巴什的非遗品牌。
(四)主要经济目标
十四五”期间游客接待量累计2100万人次,过夜游客累计达到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8%左右,“十四五”期间实现旅游收入累计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