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以绿色发展理念构筑现代草原新城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腹地的康巴什新城,作为绿色发展的典范,自2019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来,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创新,以生态之墨,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在这里,绿水青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定格局 生态立城筑根基
近年来,康巴什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城市发展脉络之中,着力建设一座幸福宜居的现代草原新城,展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解和坚定实践。
坚持高起点规划。康巴什区在规划之初,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对生活与生态空间进行统筹规划。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康巴什区通过精心雕琢每一寸土地的功能布局,力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完美融合。在产业布局上,优先引入低能耗、轻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高水平建设,康巴什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拓展城市空间,充分利用原有山形地貌、河流走势美化城市环境,体现了路随山转、山水相依的自然特色。
近年来,先后实施青椿山城中万亩生态林、雷家坡生态保护和防洪防涝等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城市生态格局不断优化。如今,建成广场公园景区34个,绿化覆盖率已达42.65%,人均公园绿地92.37平方米,公园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100%,实现了市民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一个公园绿地的目标。出门见绿、推窗见景、移步入园已成为市民生活中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康巴什区以水资源循环利用为突破口,建成主次管网300余公里,形成“三横六纵”中水管网布局,中水冬储夏用,实现100%回用不外排,绿化浇灌成本降低90%,有效缓解园林绿化用水与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建立了北方半干旱地区水润绿色新城的新模式。
生态环境治理—绿色本底更厚实 碧水蓝天再美颜
漫步康巴什区,天朗气清,绿地绵延,鸟语花香,各种花草树木姹紫嫣红,争相绽放……推窗即见绿的舒适宜居感扑面而来。
“康巴什蓝”常态长效。通过率先实施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增加洒水降尘频次、加强环境执法等举措,PM2.5近5年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打造美丽河湖“乌兰木伦样本”,通过实施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河道清淤疏浚、河岸美化绿化等举措,乌兰木伦流域断面水质由Ⅴ类提升至Ⅲ类,2024年乌兰木伦河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无废城市”建设先锋实践。通过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设立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等举措,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建筑垃圾消纳场二期建设,成功创建“无废细胞”20个,建成7个智能化垃圾分类试点小区、11座垃圾分类收集房,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等创建工作蔚然成风,绿色出行引领低碳生活方式,率先在全国首批10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中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
低碳引领—转换动能提质效 绿富同兴促共赢
康巴什区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围绕建设绿色高质量低碳城区建设中心目标,坚持“四个城市”战略定位,完成全国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试点示范、可再生能源的城市核心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3个试点示范建设,着力打造碳达峰试点城市“内蒙样板”。2025年,康巴什区被内蒙古发改委等6部门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
康巴什区依托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在碳减排与碳转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企业提供了前沿的科技服务,有效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培育与新业态布局。通过建立鄂尔多斯新能源汽车中心,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了纯电动公交的全域覆盖,并与中国移动上海研究院携手,成功开展5G自动驾驶汽车的中试项目,率先在北方地区开放市政道路进行测试,探索在科技创新引领下的未来交通模式。
与此同时,康巴什区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数字经济、文化旅游、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已成为服务业的四大支柱,不仅加速了服务业的提质增效,还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如中煤蒙陕能源销售公司、西蒙煤炭运销公司等,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经济生态。
在文旅品牌建设方面,康巴什区荣获“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打造了一系列网红打卡点,如城市帐篷营地、艺术美术馆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影响力。此外,节能环保产业亦蓬勃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充电设施不断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稳步推进,为康巴什区向零碳城市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康巴什区在新能源推广、产业结构调整、文旅品牌建设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低碳转型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卓越成果。
全民共享—共建诗意栖居地 共享绿色获得感
康巴什区的生态答卷不仅写在了绿水青山间,更写在人民群众的心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环境景观管理体系,全面推动建设生态经济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和谐、生态制度完善、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康巴什,让人们尽享绿色福祉。
全力打造绿色宜居的花园城市。开展生态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科学推进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明确了全域和中心城区公园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策略、行动计划和各类公园、绿道、公园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运营要求,为公园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项目库和路线图。完善城市绿色游憩体系。结合城市更新,聚焦城镇绿化短板弱项,优先在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统筹城市道路绿化、滨水空间、公园绿地等,推进城市绿道建设,逐步构建公园体系和绿道体系相结合的绿色游憩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口袋公园7个,新增或改造绿道40公里。2025年,计划改造公园绿地4个,提升改造绿地面积57公顷。
作为内蒙古的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城市,梳理公园绿地中的空闲地、可供游憩活动的草坪区和林下空间等,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园绿地、闲置地、郊野绿地等纳入开放共享范围。
未来展望—锚定美丽新坐标 争做绿色优等生
岁月见证沧桑巨变,康巴什区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的生态脆弱地区,探索出一条生态与发展的新路径。先后获评“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4A级旅游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宜居之城”“2021中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等多项殊荣,绿色发展的“康巴什样板”于2021年亮相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昔日脆弱的生态劣势,如今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康巴什区从“沙漠之城”蜕变为“绿洲之城”,人们的生态环境幸福感日益增强。
乘时代长风,康巴什区破浪前行,展现出强烈的担当与创新精神。以建设“品质暖城、绿色暖城、活力暖城、幸福暖城、和谐暖城、担当暖城”为指引,立于潮头再启新篇。康巴什区已踏上了美丽内蒙古先行区和美丽暖城示范区建设的征程。
2024年3月,《康巴什区委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先行区和美丽暖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正式印发实施,为康巴什区未来十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康巴什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以生态驱动发展,以发展反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书写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答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康巴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