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交管大队积极开展机动违停治理“花轮”行动
简介: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形象的一张名片,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在康巴什城区主干道和交通路口机动车违停、乱停等不文明现象依然突出。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隐患,也影响了道路畅通和城市形象,为共建“时尚草原城·品质康巴什”,创造和谐文明交通环境。进一步规范康巴什区道路交通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康巴什区交管大队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在创新治理辖区机动车违法停车的基础上,在全区开展机动车违停整治“花轮行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康巴什区交管大队大队长刘永飞,向大家介绍机动车违停整治“花轮行动”开展情况。刘大队,您好!
【刘永飞】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做客康巴什区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主持人】请刘大队为广大网友介绍一下目前交通治理过程中,违反规定停车有哪些危害?
【刘永飞】违反规定停车是当前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及车辆剧增,其危害越来越严重。由于道路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道路资源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城区很多主干道在本来车流量就非常大的情况下,又有一部分被随意甚至违法停车车辆占用,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导致城区更加拥堵。具体包括:1.影响城区形象。乱停乱放行为导致城区交通秩序混乱以及品位和形象下降,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提升。2.道路通行能力下降。随意停车、占道停车会占用目前有限的道路面积,同时会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使道路交通运行的速度下降,损害了广大交通参与者合法的通行权。3.影响交通安全。机动车随意停放,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机动车驾驶人的突然停车常常使其他交通参与者无法及时反应,而导致追尾事故、相互碰撞事故的发生,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损害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4.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机动车乱停乱放,造成该路段道路不畅通,且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地点经常是靠近学校、单位,或饭店集中的地方,由于占用车辆通行道路,容易形成堵塞点,导致道路出现堵塞现象。
【主持人】创新推出“花轮行动”是基于什么背景下开展的?
【刘永飞】康巴什区的“花轮”行动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种治理创新,在全国尚属首家,从世界上看也不多见。中国文化注重仪容仪表,而车辆作为车主的“脸面”,代表着其个人形象和内在修养。对违章停放的车辆开展“花轮”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人性化执法方式,使管理的“对抗性”变为“趣味性”,既对车主进行了善意“警告”,也给社会、他人带来了警示教育;既不影响行车安全和交通秩序,也符合康巴什区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第一个4A城市旅游景区的形象气质。可以说,康巴什区“花轮”行动就是在违章停车治理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动、汇聚社会公众力量,共同推动共治善治之举。
【主持人】请您具体谈谈“花轮行动”开展的重要意义?
【刘永飞】首先,“花轮”行动是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的方式创新。行政行为是法无授权不可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条款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及交通警察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据此来看,“花轮”行动是一种教育宣传方式,是对车主的“警告”教育,不涉及扣分、罚款等内容,所以不是行政处罚,也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如果出现争议,群众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诉反映问题,不需走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程序。
其次,“花轮”行动符合有关法理精神及行政法原则。一是具有目的正当性。“花轮行动”是交管部门为了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防范违章停车而采取的一项有效举措,兼顾了法理人情,节约了社会成本。二是具有手段必要性。这是对扣分、罚款等传统手段的合理补充,是人性化的执法手段,可以实现交通管理部门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符合比例原则。“花轮”没有给违章停车的车主带来直接损失,而是通过间接降低其社会评价的方式,倒逼车主规范停车,并在全社会推动形成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治理效益远大于车主受损的利益,由此可见这一举措没有超过明显限度。
【主持人】听了刘永飞大队长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花轮行动”的开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据我们了解,自“花轮行动”开展以来,针对重点路段进行全面整治,截至目前,共喷涂违停标记9240辆次,整治效果受到人民群众和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传播,包括人民网、中国警察网、内蒙古电视台、平安驿站、鄂尔多斯市电视台、鄂尔多斯日报等十多家各级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并全市推广。非常感谢刘永飞大队长做客今天的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