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新街道悦和社区:党建引领石榴情深 各族群众奏响民族团结最美和音
康新街道悦和社区结合辖区外来人口及产业工人多的社区实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21℃暖”党建品牌,以有形、有感、有效的举措,为各族群众打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家园共同体,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打造家园基石 筑牢民族团结“红色阵地”
悦和社区以公租房房屋面积小、住户密度高的特点为切入口,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构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楼栋党群服务角—楼层党群服务点—睦邻党群服务户”五级三类服务体系,将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以群众多元需求为“主线”,利用“金角银边”串联“石榴情广场”、幸福客厅等特色功能区,提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通过典范社区建设打造物理空间、工作力量、服务资源融合的民族团结阵地,真正让红色堡垒的“一马当先”引领民族团结工作的万马奔腾。
二、携手共治家园 绘制守望相助“同心画卷”
悦和社区努力在小服务上做好治理大文章,让民族团结成效更加显著。通过大力实施“种子计划”,培育“睦邻共治委员会”“共享奶奶”“暖城骑士”等自组织17个,培育社区“红”人72人,提出家园建设金点子37个,化解矛盾86起,实现了“居民的事大家管、大家的事大家办”,双向温暖、融爱互助氛围逐步形成。依托康巴什区自主创建的“多多评”综合社会治理平台,创新开展“品德积分”大PK,通过“物质+品德”积分奖励,享受学位升级、便捷就医等“石榴籽待遇”,共同塑造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的社区品质。悦和社区聚焦急难愁盼,联合“红色共享联盟”成员,办成新增夜间公交线路、新建康巴什区第三小学高新校区等实事68项,让民族团结和社会治理更有温度。社区连续四年实现了“矛盾纠纷零上交,信访案件零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零发案”的良好效果。
三、同享家园硕果 齐绘民族团结“幸福篇章”
悦和社区以文化浸润促幸福共享,吸纳130余名各族群众组建“社区乌兰牧骑”,创作编排舞蹈、小戏等优质原创节目9个,成立“妙剪生花”“艺心向党”等文化协会15支,举办“百人共绘石榴图”“月悦邻里节”“幸福我来秀”等各类活动210余场次,用最接地气、最受群众喜爱的方式,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各民族文化相融、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暖心项目促服务共享,通过精准实施“石榴籽+幸福跟党走”“石榴籽+暖暖相伴”“石榴籽+情暖小屋”等6类18个“石榴籽+”服务项目,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小区环境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更加精准,各族群众在悦和不仅“住有所居”,更能“安居乐业”。
抱紧“石榴籽”,共谱一家情。悦和社区将民族团结融入各项服务中,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党的建设、民族团结和服务群众三融合,用一颗颗石榴籽、一段段石榴情激活了各族百姓幸福的“全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