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新街道:抓牢阵地“建管用” 拓展党群“服务圈”

来源:康新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4-10-23 16:57 打印 保存 分享至:

  康新街道聚焦辖区居民群体来自五湖四海、邻里陌生、需求多元等实际特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进嵌入式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形成覆盖全域的党群服务阵地矩阵,为党群连心凝聚强大合力。

  一、“强”阵地 优化全龄服务圈 

  康新街道充分发挥共建共管共治资源优势,以打造“小”阵地为切入口,全面推进党群服务阵地进小区、进楼栋、进商圈,配齐图书室、共享自习室、健身房、棋牌室、书法绘画室、儿童娱乐室、共享客厅以及养老服务中心,不断拓展“5分钟党群服务圈”,推动基层治理、五社联动、邻里文化、公共服务等场景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凝聚党群连心的强大合力。 

  二、“活”空间 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 

  康新街道打破传统空间单一功能的界限,通过“一室多用”的方式,将不同功能区域进行灵活划分和组合,实现多功能融合。比如,在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置多功能活动室,既可用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也可在特定时间转换为健康讲座或兴趣小组的活动场所。错时共享,利用时间差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比如,“青空间”党群服务站部分功能室在白天为老年人排练、表演等提供了空间,晚上又作为青年群体的共享平台。 

  三、“好”阵地 确保运行规范化 

  康新街道研究制定了《康新街道党群服务阵地管理制度》《康新街道党群服务阵地使用制度》《康新街道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了街道、社区、阵地管理员、阵地使用者在阵地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职责,明确了阵地功能和资源配置、活动策划与组织、安全与应急等具体内容,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内各级各类阵地的管理,确保高效有序运行。同时,积极鼓励居民以志愿者和监督员的形式参与阵地管理,增强居民的主体意识。 

相关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