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司法局坚持“三个聚焦” 筑牢法治根基 赋能基层善治

来源:康巴什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3-27 15:39 打印 保存 分享至:

   近年来,康巴什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基层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有力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实战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优化调解资源配置、统筹调解力量运用为抓手,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全力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量水平。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建成覆盖全区各街道、社区和各相关部门、行业的三级调解组织,夯实调解基层基础。强化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依托区级、街道“一站式”综治中心建设,选优配强专职人民调解员,大力开展人民调解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推进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强化特色化调解室建设,发挥法律援助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品牌效应,持续擦亮“徐律师工作室”、“梅姐工作室”等调解品牌,推出更多矛盾纠纷调解“康巴什做法”“康巴什模式”。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有效促进矛盾在源头解决、纠纷在基层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复议+调解”办案机制,坚持调解优先、包容审慎、依法纠错,切实推动案结事了。 

  二、聚焦法治为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以健全覆盖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发展,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律师队伍,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不断加强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运行,做好线上线下融合闭环,打造“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设立多功能服务“窗口”高效解决群众法律难题,构建均等、普惠、便捷、智能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律师行业发展,持续推进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全覆盖,推动律所建立与党组织设立同步进行,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突出律师行业政治担当,引导律师履行社会责任,有效发挥律师专业优势,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不断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持续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和“律师进社区”服务活动,在全区23个社区配齐“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团”的基础上,创新推行律师事务所包联服务街道社区新模式,为辖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助力基层法治建设,各街道司法所主动承担辖区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法律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推开行政复议转递代办点工作,不断提升基层依法行政水平。 

  三、聚焦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以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创新普法形式,选优育强用好“法律明白人”,多措并举促普法出成效。压紧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引导基层执法单位履行普法责任,形成普法工作合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六进”活动,推动普法形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抓好重点群体普法宣传,在丰富法治宣传形式上下功夫、见实效,通过举办全区领导干部法治讲座、配齐法治副校长、创新开展“开学法治教育第一课”等形式,不断提升重点人群法治素养,为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法治动能。创新普法宣传手段,针对群众的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构建线上普法宣传矩阵,依托辖区宪法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小区等线下宣传阵地,借力“法治乌兰牧骑”品牌效应,充分发挥“普法志愿者”队伍在法治实践方面的作用,提升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全面提高辖区居民法律意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助力基层法治建设,不断强化“法律明白人”培育,提升“法律明白人”履职能力,引导全区95名“法律明白人”深度参与社区普法宣传、纠纷化解、法治建设,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全区基层治理工作中落地生根。 

  今后,康巴什区司法局将聚焦全区社会工作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工作水平,为康巴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相关链接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