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司法局打造 “三位一体”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新模式
近年来,康巴什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始终将社区矫正工作摆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位置,持续推动全区社区矫正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总结提炼社区矫正工作经验方法,逐步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新模式,努力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康巴什力量。
工作中,区司法局多向发力,统筹推进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依托全市首个规模化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暨康巴什区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监督实践基地,引导全体社区矫正对象主动参与全周期种植养护,培养社区矫正对象敬畏生命、遵守法纪、服从管理的纪律意识,实现了教育、帮扶和公益服务“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区司法局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已连续5年未发生参与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新违法犯罪。
创新教育矫治模式。区司法局在做精做细入矫教育、分类教育、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益劳动基地资源优势创新开展特色教育,2020年以来,通过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在公益劳动基地参加集体劳动,开展趣味运动会、采摘节,接受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并依托“黄丝带帮教”基地创建,构筑起了多元教育管理新方式,社区矫正对象对集中教育、公益劳动的态度明显好转,矫正质效显著提升。已累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370余人次,公益劳动630余人次。
建立帮扶新举措。围绕社区矫正对象劳动技能提升、家庭经济收入改善、社会关系修复等教育帮扶目标,2024年,区司法局将占地近10亩的时蔬种植区以自愿申请“自留田”的形式全部交付给有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自主种植管理,种植成果由社区矫正对象享有支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区司法局通过引入专业技术指导,组织小组协作劳动等形式,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社区矫正对象在参与劳动中体验到劳动价值,获得劳动技能,提高了家庭收入的同时增强了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
积极引导参与公益服务。聚焦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融入感、责任感,区司法局在定期组织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基地各项集体劳动的同时,积极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将劳动所获的部分成果赠予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孤残家庭以及家庭困难的社区矫正群体,实现了劳动回馈社会和教育帮扶的目标。近三年来,社区矫正对象为市、区两级社会福利机构和孤残家庭以及家庭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捐赠各类蔬菜共计3000余斤。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在公益劳动中找到自我价值,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参与公益服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区矫正质效得到大幅提升,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康巴什区司法局借力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打造“三位一体”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多样化教育矫正帮扶和困难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