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栏

基层动态
  • 康城社区开展“以茶为媒 共绽团结之花”茶艺文化体验课

       课程开场,老师首先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茶文化在中华民族交流融合历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讲述茶叶贸易如何连接起各民族的经济往来,以及茶礼、茶俗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传承与演变,生动阐述了“以茶促融”的深刻内涵,让各族居民深刻认识到茶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    在茶艺实践环节,老师细致地讲解了泡茶的步骤与技巧。从选茶、备器、温壶、温杯、置茶、冲泡,到倒茶、奉茶,每一步都需要细心操作。泡茶过程中,不仅能闻到四溢的茶香,更能体会到茶艺的精髓。泡好茶后,老师引导大家细细品味。为了能更好地感受不同茶叶的特点,老师特意准备了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等各类茶中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如大红袍、茉莉花茶、白牡丹等,逐一冲泡给大家品鉴。从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到浸泡后茶叶的沉底姿态,各族居民沉浸式领略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一杯杯精心冲泡的香茗端上桌,开启了温馨的品茶时光。大家轻轻抿上一口,或称赞茶汤的醇厚口感,或交流着对不同茶叶品种的认识,欢声笑语回荡在社区活动中心。在品茶过程中,居民们还分享着各自民族与茶相关的习俗和故事。   这场社区茶艺课,以茶为媒,旨在通过茶文化的体验和学习,增强各民族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4-23
  • 兴旺社区党总支举办“全民同心护国安•10年同行筑防线”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活动在铿锵有力的威风锣鼓中拉开序幕,鼓点声声传递着社区居民守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活动伊始介绍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设立背景及重要意义,强调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网络、生态等多个领域,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后,歌舞、讲座等节目轮番上演,以艺术形式生动演绎“国安是根基,家安是保障”的深刻内涵,引发全场共鸣。活动聚焦“知识浸润”,设置五大互动区域,将国家安全知识融入趣味体验,让居民在“玩中学”,其中盲盒挑战区,居民们抽取安全知识盲盒,答对即可兑换“安全小礼品”,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警民同心课堂:特邀社区民警、消防员现场授课,围绕反电信诈骗、消防安全等热点问题,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防范要点,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安全市集套圈将“安全元素”融入套圈游戏,套中即可解锁对应知识,老少皆宜,寓教于乐;安全回家投射:通过模拟“安全回家路”投射游戏,传递国家安全知识、居家安全常识,居民们在体验中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现场,无论是白发老人认真学习应急知识,还是孩子们在游戏中熟记安全规则,都展现出“国家安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让“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引导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守护家园安全。

    2025-04-20
  • 康城社区开展“党建聚合力 健康进社区”主题党日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期间,疾控中心的专家围绕肺炎、流感、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以及体重管理等健康知识展开了详细宣讲,为党员群众普及了实用的健康常识。讲座结束后,专业的医护团队为大家提供了免费义诊服务,义诊项目涵盖血、尿常规、血压、心电图、彩超、肾功、肝功等,全面关注居民健康状况。医护人员还积极向居民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特别叮嘱居民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参加锻炼,定期体检,身体不适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为党员群众发放了宣传品,进一步强化健康知识的宣传效果。    健康无小事,便民暖人心。下一步,康城社区党总支将继续以“暖城红纽带”党建品牌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将不断丰富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让更多惠民服务落地见效,为居民创造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

    2025-04-17
  • 康城社区:“暖城红纽带”让流动党员安家又安心

       聚焦信息摸排“基本点”,纽紧“组织结”实现“流而有家”。康城社区党总支在流动党员摸排登记上坚持“流入流出两手抓”,对流出党员主动寻“流”,对流入党员主动接“流”。在具体工作中采用“三查四找”、“分类施策”的工作方法,即通过网格队伍拉网查、“根数据库”平台专人查、“民情观察员”定期查、流动党员互相找、群众活动现场找、“联户长”逐户找的形式,解决流动党员底数不清、去向不明的问题。针对流动6个月以上不能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活动的党员,及时通过全区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办理“流出”“流入”转接手续,全方位掌握辖区流动党员情况,推动区域内流动党员有效纳入党组织统一管理。    紧握培训教育“联结线”,纽紧“学习结”实现“流而有学”。为达到“全面覆盖常态学、突出重点深入学、务求实效多样学、以学促干扎实学”,康城社区党总支对流动党员的培训教育探索采用“线下三学”+“线上智学”的模式促学。“线下三学”一是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党组织“第一议题”领学,全面提升政治素养;二是社区党总支组织党员前往党员政治生活馆、廉政教育展厅等开展红色阵地研学,提升流动党员的学习兴趣;三是为辖区流动党员上门送学、邮寄助学,确保广大党员学习不耽误,思想有进步。“线上智学”依托“学习强国”APP、康巴什党员公众号,借助“党员微信群”推送理论学习内容,实现专栏宣讲、知识问答、理论书籍阅读全覆盖。“线下三学”+“线上智学”的促学模式,使流动党员培训教育得以走深走实,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奠定了良好基础。    拓展关心关爱“服务面”,纽紧“服务结”实现“流而有为”。康城社区党总支以暖心服务促进党员发挥先风模范作用为思路,为离退休、企业商户、新就业群体三类流动党员量身策划“暖流服务”。如针对离退休党员,提供适老化改造、社区配餐等为老服务;针对企业商户党员推行“四商共融”举措;针对新就业群体党员打造“滨新侠”同心屋,开展“四项暖新行动”。同时,探索流动党员“入格设岗”服务举措,将离退休流动党员纳入“民情观察员”队伍,和社区老党员以“拉家常”的方式,收集社情民意;组织辖区快递外卖小哥成立“滨新侠”服务队伍,发挥他们“移动摄像头”的作用,全面动态反馈辖区的大小事件;将企业商户中有实力、有担当的流动党员纳入“益企成长团”商圈服务队,实施党建惠民、休闲便民、企业发展、创新就业等“N”个特色主题服务,解决商圈和居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    一条“暖城红纽带”,让流动党员找到了组织,扛起来了责任。下一步,康城社区党总支将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举措,通过开展更多特色活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引领更多流动党员积极投身到“暖城”建设之中,凝聚成推动“暖城”发展的强大合力。

    2025-04-11
  • 康新街道悦和社区:联户连心筑暖城 睦邻善治破新题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是典型的流动人口社区,辖区8274人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为公租房住户,流动人口占比高达99%。面对独特的人员构成与治理挑战,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联户有为·睦邻共治”,夯实联户长“选、用、奖”机制,成功破解了社区治理困境,让“暖城善治”既接地气,又入人心。   一、“选联户、联民心”,筑牢治理根基。   悦和社区楼高人密,每栋楼住户居民二百户到四百余户,人员结构松散、邻里纠纷频发、居民诉求繁杂、服务管理极具挑战。为此,悦和社区以选优配强联户长为突破口,强化睦邻共治,推动居民自治。选优配强“联户长”,凝聚共治力量。按照“政治过硬、群众认可、热心公益”三大标准,通过“网格提名、群众推选、社区审定”的程序,采用“一联十”模式,1名联户长联系16户居民,在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新就业群体、睦邻联络员、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六类人群中,推选联户长242名,实现所有住户联系关爱全覆盖。精细划分“责任田”,织密治理网络。构建“社区-小区-单元-楼层”的小四级体系,将辖区细分为17个单元网格、242个楼层微网格。以网格党小组为核心支点,深化“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的“铁三角”协同机制,让每个“责任田”既是治理阵地,更是党群连心桥,将党的关怀精准传递到每一户居民。动态优化“能者上”,激发队伍活力。为了不断提升联户长队伍战斗力,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选拔、培养与退出机制。通过“两委评价、群众评议、日常考核”等多维方式,对联户长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评定,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硬指标”,激励联户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微网格治理精准高效。   二、“用联户、优服务”,赋能治理增效。   社区以“用”为导向,深度挖掘联户长的潜力,让联户长从“有名”到“有实”、从“有形”到“有效”,居民诉求得以快速传递,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妥善化解,使联户长真正成为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四员”强基,绘就服务矩阵。充分发挥联户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网格员听民声、察民情、报民意、排隐患等微实事。做好深耕网格的“信息员”、政策落地的“宣传员”、暖心贴心的“服务员”和情理交融的“调解员”,在小区内打造“联户长之家”,在楼层微网格推行“五分钟接单、一刻钟响应、一小时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并配备“民情速递包”,确保问题线索“早发现、早上报、早介入、早解决”。“五字”精治,锻造服务链条。制定了联户长履职清单、“三包三亮三促”等12项工作机制,推行联户长“巡、访、做、记、报”五字工作法,即网格每周巡、居民经常访、小事随手做、难事实时记、大事及时报,实现“小事化解在楼层、难事破解在单元、大事共商在社区”的治理新生态。自今年1月份以来,累计协助网格员入户走访760余次,完成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问题隐患排查上报2909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1起,为特殊群体提供关爱服务89人次。依托社区综治工作站,通过“五步四议”法解决红灯间隔时间短、商业扰民等12个民生问题,以实际行动印证了“小事不出联户”的实践效能。“智慧”赋能,提升治理精度。依托“暖城一表通”“随手拍”“码上议事”等线上平台,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反馈”全流程线上闭环。社区携手联户长累计处理线上诉求310余件,办结率高达99%,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通过实时统计民生热点数据,生成民情“热力图”和服务“导航图”,为精准服务、精细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三、“奖联户、促活力”,激发治理动能。    为破解联户长“干多干少一个样”“有责任无动力”的激励困局,社区通过“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服务互惠”的多元激励体系,让联户长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得“实惠”更获“尊重”。   物质奖励,激活服务“内驱力”。健全“积分兑换”制度,通过以服务兑积分的形式,设置健康礼包、学习礼包、睦邻礼包、多多评礼包等6大类26项微福利,包含免费体检、理疗、全家福拍摄、优先享受老年大学免费课程等项目,有效激发联户长长效服务热情。精神激励,传递联户“星力量”。对表现优秀的联户长,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及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定期开展联户长评优活动,颁发荣誉证书,进行公开表彰,在街道公众号设置“网格暖事”专栏,讲述优秀联户长故事,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让联户长在社区中有颜有面。老王的“降温-析理-促和”三步调解法,“共享奶奶”双向温暖工作法得到各级的广泛关注与报道。服务互惠,构建互助“同心网”。整合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爱心商家、包联单位、共建单位等资源建立支持网络,享受优先使用阵地、学位升级、消费折扣、优先就医等专属福利,让联户长脸上有光、肩上有责、手中有招、心中有数。   悦和社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治理理念,以“小联户”模式,激活了“大治理”,撬动了基层治理的“杠杆效应”,成为了基层善治的“金钥匙”。社区平安,邻里和谐,连续四年实现了“矛盾纠纷零上交,信访案件零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零发案”的良好效果。不仅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找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更为祖国北疆绘就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2025-04-07
  • 嘉和社区:联户长“点线面”工作法,解锁社区治理“新密码”

      在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模式的道路中,嘉和社区秉持创新思维,巧妙运用联户长“点线面”工作法,从“点”突破、以“线”串联、用“面”覆盖,织密民生服务网,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进人民福祉筑牢坚实根基。   一、聚焦关键“点”位。   嘉和社区精准聚焦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等重点人群,以及社区设施损坏、邻里纠纷等关键问题“点”。联户长依据不同群体和问题特性,制定个性化探访计划,每周至少探访一次独居老人,不仅为老人送去生活物资,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还陪老人聊天解闷,慰藉心灵。发现设施损坏,如路灯不亮、道路坑洼,立即拍照上报社区,并跟进维修进度,确保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在处理邻里纠纷时,联户长深入了解矛盾双方诉求,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调解。例如,2地块小区内两户居民因噪音问题产生纠纷,联户长多次上门调解,摆事实、讲道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恢复邻里和谐。   二、编织联动“线”条。   在嘉和社区,联户长充当核心枢纽角色,横向联动社区居民、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纵向对接社区与物业,精心构建起全方位的联动“线”。开展环境整治时,联户长联合物业制定详细清理计划,组织居民开展卫生大扫除,集中清理小区垃圾,在行动中不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同时,联户长与网格员积极组织开展民生政策、消防安全知识、反诈、反邪教等宣传活动、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将服务精准送至居民身边,搭建起高效互动平台,大幅提升治理效能,让居民尽享便捷与温暖。   三、拓展服务覆盖“面”。   联户长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牵头组织“联户议事会”、联户长“早茶会”10余场。每场议事会都成为社区居民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大家围绕社区发展、民生事务等话题各抒己见,有力推动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为进一步激发社区自治活力,联户长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红管家”“宣讲ing”“爱健康”等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起协调邻里关系,参与设施维护;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积极传播党的政策和社区信息,增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与支持;聚焦居民身心健康,组织开展各类健康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各志愿服务队从不同维度发力,推动社区自治事务蓬勃开展,形成社区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2025-04-07
  • 万和社区:党旗辉映石榴红,中医惠民暖万家

      3月25日下午,万和社区党支部联合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举办“党旗辉映石榴红 中医惠民一家亲”义诊活动,在L5地块邻里中心温暖开展。这场以传统中医为桥梁、以民族团结为纽带的健康服务活动,吸引了辖区各族居民的热情参与,现场洋溢着浓浓邻里情,传递着健康关怀的温暖力量。   活动现场,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的专家团队为居民提供了细致周到的健康服务。从基础的测血糖、量血压,到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特色理疗,再到穴位贴敷、耳穴埋豆等非遗技艺体验,居民们在家门口便能感受中医“治未病”的独特魅力。一位肩颈不适的居民体验完针灸后感慨道:“医生手法专业,做完浑身轻松,这样的活动真是贴心!”   这场活动不仅是健康服务的传递,更是邻里情感的升温。社区各族居民围坐在理疗区,分享着养生茶饮和调理心得;几位结伴而来的银发姐妹花,一边排队等待测血压,一边聊着社区近年来的变化,感慨“这样的活动让人心里踏实”。活动现场,民族团结的“石榴籽”精神化作一句句关怀、一次次搀扶,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此次义诊累计服务居民100余人,发放健康手册80余份,收集居民健康需求建议20余条。一位带着母亲前来测血压的居民说:“平时去医院排队耗时间,今天专家直接到社区,还教了我们很多日常调理方法,太实用了!”年过六旬的张奶奶更是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社区总惦记着我们这些老人,心里暖乎乎的!”   此次义诊是万和社区党支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缩影,各族居民共聚一堂体验中医文化,用行动诠释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2025-04-07
  • 嘉和社区:家门口的便民圈 圈出居民幸福生活

      嘉和社区通过一系列多元且扎实的举措,全力构建便捷、舒适、活力满满的社区生活环境,力求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民服务,真正实现“家门口的幸福”。   一、解锁生活服务“百宝箱”。   便民圈内的服务齐全,在社区周边,各类超市、便利店星罗棋布。走进超市,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整齐摆放,居民们可以放心挑选。除日常购物外,小区的邻里中心还配备了理发、裁缝等实用服务功能;小区保安亭设有共享工具借用服务,方便居民应急之需;银行网点、鲜花店、蛋糕店等配套也在“圈内”,全方位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周边的快餐店、小吃店、特色餐饮店更是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味蕾。并且,这些餐饮商铺都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食品安全和品质有保障,让居民吃得放心。   二、畅享全龄休闲“欢乐场”。   嘉和社区聚焦全龄友好服务,致力于打造居民休闲娱乐的温馨家园。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人们悠然打太极、放声歌唱;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区嬉笑玩闹,释放童真;年轻人则在乒乓球、台球区域尽情挥洒汗水,锻炼身体。图书馆、棋牌室、舞蹈室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休闲阅读、兴趣培养、棋艺比拼,让居民在社区的生活充满活力。共享学习区、充电区等贴心区域的设置,更是充分考虑各类人群需求。正如居民刘女士所言:“参加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三、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   嘉和社区在服务模式创新上,不仅着眼于基础配置升级与硬件设施完善,更在社区治理模式上大胆探索,全力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依托“微项目”拓宽服务边界,在每周“网格走亲日”、每月18日“微爱集结日”集中开展义诊、义剪、义修、裁缝、配钥匙等便民服务,让生活圈的为民服务更便利、更贴心;开展“微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积极宣传最新政策和便民事项,以点滴互动拉近邻里距离,为居民所需提供政策指导;鼓励在职党员、联户长踊跃参与社区治理,投身矛盾调解、志愿服务,切实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为社区治理助力。   嘉和社区的便民圈,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嘉和社区将持续紧密贴合居民生活需求,积极链接各类资源,把居民所需所盼、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便民圈”打造成社区居民实实在在的“幸福圈”。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