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爷爷,70岁以上老人可以申领高龄补贴,这是申请表,填好我帮您送去社区。”“刘姐,周末社区组织‘摊玩计划以物换物’集市,您家孩子闲置的绘本可以拿来换玩具,还能认识新朋友呢。”在春日清晨的小区楼栋里,规律的“咚咚”声总会不定时响起。这是神华康城社区联户长入户的场景,激发“微”网格“大”能量下的一个缩影。在社区治理的大舞台上,一股崭新的力量正悄然崛起,矿嫂“走心”服务+联户长“硬核”担当组成了基层治理的“柔”与“刚”,达到了社区治理的最优解。
温情敲门:社区治理的情感纽带
目前神华康城社区聘请173名联户长,其中矿嫂56名,占联户长人数的1/3。“过去,我们习惯了在深夜守候丈夫平安归来的脚步声,习惯了独自操持家务的琐碎日常,但‘暖城矿嫂帮帮团’的成立,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可能,”矿嫂李姐激动的说道,“以前我们这帮嫂子们都只是想着给邻里邻居帮衬帮衬,都是自发的帮助小区居民和参与咱们社区的活动,但有了神华康城社区“暖城矿嫂帮帮团”我们这些矿嫂都有组织、被认可啦!”社区“连点成线”,把辖区的矿嫂们组织起来让“暖城矿嫂帮帮团”成为了社区治理的情感纽带,让矿嫂在小区活动中获得归属感、认同感。当联户长在社区推行时,许多矿嫂毅然投身其中,完成了从照顾家庭到服务社区居民的华丽转身,用最质朴的方式编织着社区情感网络。她们了解各自单元的情况,家家户户相互熟悉,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种基于邻里信任的关怀,让数字化治理的云端数据有了温暖的触角。
精准织网:联户长构建服务坐标系
“现在居民们见了我们都亲切的叫我们‘联户嫂’!”矿嫂张姐自豪的说道。神华康城社区精准织网把“暖城矿嫂帮帮团”成员吸纳到联户长队伍中,长期以来,矿嫂们以独特的坚韧和奉献精神,支撑着矿工家庭的后方,现在她们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这种双重身份使她们在联户长的工作中独具优势,她们能够深刻理解居民的需求,用温情敲开每一扇门,传递社区的关怀与温暖。同时,她们的坚韧与毅力,能够精准地执行联户长的职责,构建起社区服务的坐标系,确保每一项服务都能精准到位,满足居民的需求。
乘数效应:温情与硬核的黄金搭档
在基层治理的方程式里,矿嫂们通过关怀、服务来柔化治理,发挥“柔”的一面,联户长们参与社区管理,体现了硬核的原则和担当,发挥“刚”的一面,构建了“神经末梢”治理体系。联户长工作将社区划分为20户一组的“微网格”,每个联户长既是信息采集员,又是资源调度中枢,“联户嫂+联户长”变成了社区服务的 “超级战队”:队伍中既有讲原则、懂政策的公职人员,也有德高望重的退休党员,发挥好了党员红色先锋作用;既有重策划、晓技术的国企员工,也有教知识、善护理的专业性人才,支撑起了社区日常服务活动;既有热心公益的私营业主和个体户,也有以身作则的普通居民和全职妈妈,带动了广大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弘扬了良好家风楼风。神华康城社区联户长以“磨破嘴皮、磨破鞋底”的决心,用“矿嫂+联户长”服务模式架起了“党群连心桥”,形成了基层治理的“暖心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