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格希街道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文化建设赋能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围绕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推进文化阵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文”之力,绘就居民幸福生活,切实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做足活态传承,推动非遗艺术时代化表达
漫翰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哈巴格希街道通过主题活动、专业指导、公众号宣传等做足活态传承文章,让非遗艺术“活起来”“潮起来”。
为文艺队提供广阔发展平台,推动非遗艺术在城市传承发展。从《打鱼划划》开始,漫翰调便搭建起哈巴格希街道群众艺术团展示的舞台,《双山梁》、《二道圪梁》等漫翰调经典作品多次走进居民生活,让居民感受非遗文化的“泥土芬芳”,也为基层文艺队提供歌颂幸福生活的载体。目前,哈巴格希街道成立红星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等文艺队伍两支,原创文艺作品42个。2024年至今,各支群众文艺队伍演出达50多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艺精品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丰富节日内涵,唱响文化惠民“主旋律”
街道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出发点,重点围绕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依托阵地资源常态化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将“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植根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沃土。通过“我们的节日”等传统节日打造百姓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举办“邻里同贺迎国庆,阖家团圆度中秋”双节欢庆活动,柴火炖羊肉、手工烤月饼、对诗猜灯谜,让居民群众身临其境感受传统节日氛围。通过“福暖康巴什 龙年绽新颜”新春活动,与居民群众共同炸糕圈、酿黄酒、做剪纸、制糖人、写春联,让居民群众亲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邻聚里·共富文化节”更是将赏民俗大戏与逛文化集市、品特色美食等内容相结合,仿佛置身旧时的乡村大集,吸引了康巴什及周边旗区居民前来赶集,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以文润心、以文化人。
三、夯实文化阵地,发挥阵地辐射引领作用
坚持抓基础、强阵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丰富活动内容,点亮群众幸福文化生活。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站、点)三级阵地、各社区邻里中心打造小区文化活动阵地13处,室外文化舞台1处。同时,哈巴格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不断破圈融合,在社工站、草原书屋、为老服务餐厅等阵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文体活动提供良好阵地保障。截至目前,通过文化阵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70余场次。同时,通过协调各级资金为文化队伍购置设施设备及演出服装等,加强街道社区文化阵地建设,鼓励基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