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康新街道嘉和社区积极探索“三心”老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做到“学习有人管、日常有人问、困难有人帮”,鼓励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为老党员教育管理注入新活力。
一、“尽心”谋划教育 提升老党员“归属感”
建立信息档案。详细记录每位老党员的入党时间、工作经历、专业特长以及家庭情况等关键信息,通过定期更新与梳理,精准掌握老党员动态,为后续开展针对性服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落实“三会一课”。精心筹备、有序组织每一次会议,确保老党员们能够按时参加,同时通过邀请党校专家、资深老党员进行授课等方式丰富党课形式,让老党员们在学习中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创新管理制度。从参与党组织活动频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考核,激励老党员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让老党员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将管理决心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
二、“贴心”搭建平台 提升老党员“成就感”
打造“红烛党员工作室”。通过“动员+发动+自荐”形式,鼓励党性强、威信高的老党员退休后再“上岗”,坚持“引导不主导、统揽不包揽、参与不干预”的工作原则,切实提高党员带动居民融入式治理。成立“老党员志愿服务队”。根据老党员的专长进行分工,搭建宣讲政策理论、经验传授、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让老党员能够放开手脚干,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作用,切实提高党员带动居民融入式治理,将社区治理从“一元管治”转向“多元共治”。定期开展服务活动。鼓励老党员发挥余热,定期组织老党员座谈会、茶话会等线下交流活动,分享党的光辉历程、交流生活感悟、探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老党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收集他们对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事务的意见与建议,增加老党员的存在感、成就感,提升老党员融入式社区治理能力。
三、“暖心”提供服务 提升老党员“幸福感”
开展交心谈心。安排网格员定期与老党员面对面交流,鼓励老党员敞开心扉,分享自己过往的奋斗故事、人生感悟,同时耐心倾听他们对于社区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暖心慰问。根据老党员实际生活情况,结合重要节日时间节点进行暖心慰问。让老党员们在温馨的氛围中,体会到浓浓的情谊,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关怀。组织“送学上门”。关注老党员精神需求,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开展“送学上门”活动,确保每一位老党员都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不与党组织脱节。
嘉和社区的“三心”老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尽心”谋划教育、“贴心”搭建平台和“暖心”提供服务,不仅增强了老党员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更体现了对老党员的深切关怀与尊重。这一模式不仅让老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继续发光发热,还促进了社区治理从“一元管治”向“多元共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