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街道在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中,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优势,以“三化三度三聚焦”为抓手,以“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建立起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服务在社区”的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力量、党建资源“注”入社区,凝聚在职党员服务群众的正能量,共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突出“三化”,精心组织,开辟为民服务新舞台
滨河街道从对接沟通和活动策划入手,采取“导入式”机制聚合报到单位,加强与报到单位党组织的共建联系,破解“联系散”的困局。
--注重顶层设计精准“报到导入”,促进报到工作实效化。按照“单位党组织到结对共建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的要求,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每个社区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采取领导示范报到、单位督促报到、社区引导报到的方式,做好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接洽工作,建好在职党员台账,目前与社区结对共建的党组织及1184名在职党员已全部报到,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文明城市、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等重点工作,找准需求、资源、服务切入点,持续掀起为民办实事热潮。
--完善制度体系精准“沟通导入”,促进报到工作规范化。将报到单位党组织纳入社区“联合党委”成员单位,社区党组织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组织报到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代表参与,总结成效、谋划工作,协商解决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困难及问题,确保在职党员在社区有事可干、有才可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可解。
--坚持垂范带动精准“联动导入”,促进作用发挥示范化。各单位领导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在职党员干部主动融入社区生活、全面参与基层治理。报到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通过完成“1次走访调研、1次专题研究、签订1份结对共建协议、领办1个社区为民服务共建项目、开展1次主题党日、召开1次党建工作座谈会、开展1次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和“认领1个微心愿、完成2次志愿服务活动”等“规定动作”,以及根据自身职能和专长开展的“自选项目”,实现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成为基层治理的先锋力量。
深化“三度”,精准分类,打造服务基层新常态
滨河街道充分挖掘1184名报到党员“资源宝库”,通过清单式运作、平台化协作、广泛式参与,聚合服务内容,疏通“活动散”的赌点。
--清单式运作提升服务精准度。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社区党组织认真梳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形成“需求清单”和“微心愿”;共建单位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梳理形成“资源清单”;共同协商确定服务项目,明确项目内容、推进措施以及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实行项目化运作,形成“项目清单”,目前已落实志愿服务项目13个,确保群众需求与党员服务精准连接,切实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平台化协作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拓宽在职党员开展“微服务”的途径,各社区结合党员特长和服务意向,组建基层党建、医疗保健、政策宣讲、环境整治、帮扶助困、帮办代办等专项志愿服务队,在职党员根据职业特点、工作岗位等主动加入队伍,通过“组团式”服务方式,在城市更新建设、创建文明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戴党员徽章、亮身份、践承诺、送服务、作表率”。目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7(场)次,为社区或居民帮办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37件,实现群众需求与机关服务资源之间的精准对接,提高群众的满意率和幸福感。
--广泛式参与提升治理自觉度。按照就近、方便、自愿原则,将报到党员编入网格,按照自身特长协助社区做好居民基础信息摸排、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物业服务协商、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医疗健康服务等“6+X”项服务,采取网格议事、群众接待、入户走访谈心等形式,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0余条,积极帮助群众反映问题40余个。同时,将在职党员作用发挥融入“红色物业”工作,主动参选业主委员会,通过“走访式、特长式”服务方式,激发在职党员服务奉献“新活力”,凝聚共建共治“新合力”。
着眼“三聚焦”,精确考评,形成双向互动新格局
滨河街道通过建立常态化督导评价机制,采取“激励式”方式,强化对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督导,化解“督导散”的问题。
--聚焦评价考核,推进责任落实。建立服务评价制度,采取“一月一收集、年度一评价”的方式,社区对在职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如实记录、随时更新;依托“鄂尔多斯先锋”小程序和在职党员志愿服务年终“期末大考”机制,通过“晒成绩、树典型”的方式,年末对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切实让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清单”变成群众认可的“幸福账单”。
--聚焦协调督导,力促工作成效。共建单位发挥协调+督导作用,定期对在职党员的志愿服务情况进行督导,指导志愿服务落地落细。社区定期组织调度会,收集在职党员干部报到及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加强经验交流,及时推广好的做法。
--聚焦激励约束,突出正向引导。强化奖惩机制,评选优秀志愿服务落实项目和优秀在职党员志愿者,结合“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以“积分赋能”为引导,对优秀先进给予物质积分奖励,充分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积极性。同时,增强宣传力度,通过制作海报展板、图文推送等形式,大力宣传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志愿服务典型事迹,让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有荣誉感,营造助力社区、聚力滨河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