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巴什区青春山街道园丁社区三楼的书画室里,有一面悬挂着从1985年到2020年书画报和中国书画报的墙吸引着眼球。这面承载32年历史的报纸墙是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一位蒙古族退休教师—哈斯朝鲁的捐赠。
辛勤耕耘教育战线四十多年的哈斯朝鲁老师酷爱书法,工作之余不仅勤学苦练蒙汉书法,还收藏书画报纸,这一收藏就是30多年。除了报纸,他还捐赠了颇具历史价值的关于鄂尔多斯各种人文史料及双语书籍,总数达到上千册之多。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捐赠,这是想给藏书和报纸找到一个更能体现价值的“归宿”。哈斯朝鲁老师说:“我收集报纸、图书除了给自己用,还希望对社会有用,收藏报纸就是收藏历史,我希望将这些资料分享出去,让更多人能通过昔日的报纸感受社会的变化,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也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放下手机,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无偿的捐赠,朴素的话语,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是生活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各族人民共建共有共享的文化,也体现着一位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风貌。也更好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在收到哈斯朝鲁老师的捐赠后,园丁社区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在显著位置将每一份报纸上都注明了刊发的时间,悬挂在社区三楼的书画室里,将书籍整齐摆放在书架上,供读者查阅。青春山街道园丁社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发挥了收藏书籍的教育功能,推进各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保护中实现创新交融,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