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康巴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绍旭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王局长您好! 王绍旭: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做客康巴什区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主持人: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有哪些重大意义? 王绍旭: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退役军人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三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系统构建退役军人保障制度体系的有力支撑;四是适应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客观需要。 主持人:退役军人保障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王绍旭:主要内容包括十一部分。一是明确保障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和工作体制;二是规范移交接收工作机制;三是明确分类安置方式和保障措施;四是完善退役军人安置配套制度;五是创新教育培训举措;六是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措施;七是加大优待帮扶力度;八是强化褒扬激励制度功能;九是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十是规范监督管理工作;十一是做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衔接配套。 主持人:退役军人保障法对参战退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作出突出贡献的退役军人规定了哪些特殊优待措施? 王绍旭:对参战退役军人,服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残疾等级和退役后补评或者重新评定残疾等级的退役军人,以及作出突出贡献的退役军人,法律规定的特殊优待措施主要有八项。一是国家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二是参战退役军人、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特殊岗位服现役的退役军人优先安置,对其随迁子女转学、入学优先保障,参战退役军人和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获得省部级或者战区级以上表彰的退役军人编入地方志;三是专门规定了供养安置方式,以供养方式安置的退役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四是国家建立伤病残退役军人指令性移交安置、收治休养制度;五是残疾退役军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六是军队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应当对参战退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给予优惠;七是残疾退役军人依法享受抚恤;八是国家弘扬英雄烈士精神。 主持人:退役军人保障法通过后,为保障法律实施需要做哪些主要作? 王绍旭: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退役军人保障法对退役军人保障有关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作了规定,一些规定还需要通过配套法规政策予以细化。在法律起草和审议过程中,退役军人事务部已经会同有关方面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配套法规政策的制定工作。
2021-12-31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特别邀请康巴什区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尚志罡到在线访谈做客,给大家介绍什么是阳光信访以及康巴什区信访局在打造阳光信访上做了哪些工作。尚局长,您好。 尚志罡: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多多了解和支持我们的信访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访工作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呈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而这些矛盾大多数还是从信访渠道反映出来,人民群众对信访部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信访部门主要工作职责。 尚志罡:好的,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信访反映民生,民生关乎民心,民心连着党心,努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信访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 (二)承办上级和区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 (三)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四)负责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督促检查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 (五)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 (七)对全区各街道、各部门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 (八)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信访条例》第四条规定,信访工作的原则是: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成为信访工作的主旋律,而“阳光信访”是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请问,尚局长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阳光信访吗? 尚志罡:所谓阳光信访是指:通过阳光信访综合服务系统,为群众营造公正、透明的信访环境,将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打造阳光透明、便捷高效的信访服务平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信访为民的宗旨。 主持人:康巴什区信访局在打造阳光信访上做了哪些工作? 尚志罡:一是全面提升网上信访应用水平。建立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综合平台是打造“阳光信访”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区信访局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康巴什区信访局从2019年开始全面开展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实现信访业务工作全部在网上办理和流转,全面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该系统主要包括来信来访、网上投诉、督查督办、复查复核、统计分析、办理查询、满意度评价等功能。 二是公开信访接访渠道,给群众一个“选择权”。只有让老百姓知道信访大门不难迈,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问题。因此,信访公开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信访受理的渠道都告诉老百姓。信访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公示栏、信访服务手册、门户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QQ接访通道、官方微博、信访邮箱、8599867信访热线、通信地址、各群众工作室和工作站的电话等,全面构建了“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信访渠道,方便了群众诉求表达。 三是公开信访接访工作程序,给群众一块“指示牌”。为切实解决好一些群众在上访过程中不懂程序、常走弯路的问题,提高信访工作的公信度,信访局采取“四上”方式,即上墙:是在信访接待场所的墙上公开;上网:是在政府网站和信访局门户网站上公开;上报:是通过报刊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上街:是利用各类活动向群众免费发放信访宣传品,公开了信访机关职责、受理范围、受理时间;信访受理程序、信访处理程序、信访件转办程序;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真正让群众明白信访常识。同时,在门户网站上设立了信访指南专栏,对信访人如何信访、信访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公开。精心制作《康巴什区信访服务手册》和文明信访倡议书,通过一问一答、漫画解读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让群众全面了解《信访条例》、相关法律、信访程序、信访渠道等内容,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对信访工作的认知度,有效规范信访秩序。 四是公开县级领导定期接访时间,给群众一颗“定心丸”。为更好的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加大信访突出问题的处理力度,区公开了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严格执行县处级领导接访下访工作制度,常态化每天安排一名县处级领导定点接访,领导轮流“坐诊”接待群众来访或研究处理重大信访事项,做到随时来访,随时接待,随时处理。通过与上访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深入细致地了解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五是公开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给群众一张“明白卡”。为增强信访工作的透明度,信访局将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办理时限、办理过程、办理结果都公开于众。公开受理情况,将信访问题的受理情况向信访人公开,对群众上访反映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场告知予以受理,并承诺2个月内答复;对情况复杂,当场不能告知的,15个工作日内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需要向信访人说明受理或不受理的理由。公开办理时限,信访局受理了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后,需要向信访人公开办理时限,一般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满意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仍不满意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公开办理过程,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运用会议公开、专项公开、群众见面会、现场咨询会以及请群众代表参与查证等方式,将信访办理过程公开。公开处理结果,及时公开信访问题处理结果,能够让群众迅速了解真相。信访事项办结后,要采取多种形式,公开调查和处理结果:对实名举报,向信访人当面反馈;对匿名信,在一定范围公开;对涉及群体性利益的问题,在当地公示;对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实行公开听证。受理情况的公开,不仅增强了信访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信访人对信访机关的信任感,还增强了信访干部的责任感,减少了“一信多投、一事多访”的现象。 六是公开信访举报内容,给群众一张“监督卡”。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加大对信访工作监督力度。一是在信访接待大厅放置信访服务意见簿、公开信访服务监督电话、指定专门科室和人员接受投诉和举报,及时听取信访人的服务要求,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为信访人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二是实行挂牌上岗,按照统一标准,为每名干部制作了工作卡,卡上分别有干部姓名、所在科室、职务、照片等内容,要求信访干部佩戴胸卡上岗,公开身份,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设立了岗位监督台和举报信箱,指定专人为行风监督员,对行风建设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方便群众对干部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监督,提高信访部门的整体形象。 主持人:通过尚局长的介绍我们对阳光信访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我想请尚局长介绍下我区阳光信访的基本情况。 尚志罡:好的。根据国家信访局印发的《关于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国信发【2014】3号)、《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信访统计工作的意见》(国信发【2015】9号)和《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国信发【2015】29号)文件精神及上级要求,我区于2015年9月正式搭建网上信访平台,并向社会公开运行。力求进一步真实、客观反映我区信、访、网、电的实际情况,加强网上信访舆论宣传,倾力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引导信访人变“走访”为“网访”,全面提升我区网上信访占比。 对于受理的走访、来电、来信案件及时录入系统,组织街道及部门开展业务培训5次,发放宣传小册4000余份,开展网上信访宣传活动20余次。目前,我区网上信访暨阳光信访使用效力大大提高,网上信访受理率占比达76%,信访案件按期受理率、办结率和满意度均有大幅提升。 开展“网上信访”是创新工作理念,拓宽信访渠道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探索反映民意和诉求表达机制提出的新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上信访”,将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方便人民群众,提高办理效率,降低信访成本,有益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谢谢大家!
2021-12-30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康巴什区农牧和水利局副局长吴珉健就康巴什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要点和工作举措与大家分享。吴局长您好! 吴珉健: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做客康巴什区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主持人:请问群众关心的乡村振兴监测对象是什么? 吴珉健:监测对象是农村常住人口以家庭为单位,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重点关注有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家庭。 主持人:那请问监测范围是什么? 吴珉健:以防止返贫致贫消除风险隐患为前提,综合收入、支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3个方面,以2020年脱贫攻坚期国家脱贫标准的1.5倍即人均6000元/年为2021年我区防止返贫监测底线。对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底线且有返贫致贫风险及家庭年人均收入虽高但因突发意外情况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我们也应纳尽纳。 主持人:今年,农牧和水利局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吴珉健:一是继续精准识别强化动态监测。我区以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为时间节点,于2021年5月初起对农村辖区常住人口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摸底排查工作,主要排查户内常住人口基本情况,包括劳动力情况、参加务工和就业人数以及收入、支出情况等方面内容,经全面入户摸排,康巴什区农村辖区共有农村常住户20户50人。通过社区街道和行业部门召开会议对摸底排查的数据分析与研判,农村辖区内的20户常住户人均收入均在国家扶贫标准1.5倍以上,不存在致贫返贫风险情况。二是全面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主要综合治理农村辖区生态移民拆房后遗留建筑垃圾、遗留枯树、秸秆垃圾等,对农村未转移常住户的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丢乱倒、乱排乱放等情况进行排查整治,督促常住户自觉清扫院落、棚圈,确保整洁干净。三是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工作档案。主要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乡村振兴政策和农村常住户动态监测“一户一档”等方面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档案。 主持人:您将如何结合康巴什区实际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吴珉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最新指示,系统理解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最新精神;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机制,对农村户籍人口(特别是农村常住户)中因学、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存在致贫风险的,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情况;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和爱国卫生工作,继续常态化开展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人口的健康卫生生活习惯,自觉维护好环境卫生面貌。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局长今天做客节目,让我们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及农牧和水利局在乡村振兴方面工作所做的举措有了更多的了解。 吴珉健:谢谢主持人,也感谢大家对农牧和水利局以及乡村振兴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各位网民朋友们,再见!
2021-12-30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力,就康巴什区2021年群众体育类问题解读与大家分享。王局长您好! 王力: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康巴什区2021年群众体育类问题解读。 主持人:目前康巴什区有多少块全民健身运动场? 王力:根据今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结果,目前康巴什区共368个健身运动场(室外运动场地317个、室内运动场地51个含学校),体育场地总面积65.5万平方米。2021年区政府投资233万元,新增了2.2公里的健身步道、5公里的自行车骑行道以及宁馨社区健身活动室。 主持人:生活在康巴什区的居民可以到哪里健身锻炼? 王力:目前康巴什区各街道、社区均有小型活动室,另外各个公园都有室外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比如篮球场,健身步道,足球场、门球场等。方便居民随时随地锻炼身体,居民的选择也比较多。 主持人:目前康巴什区哪里有自行车骑行道? 王力:目前康巴什区有2条自行车骑行道,青春山有自行车骑行道2.8公里。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今年区政府又在成吉思汗陵广场文化东西路建设新增了5公里的自行车骑行道,方便居民骑行。 主持人:康巴什区体育类协会举办比赛需要什么流程? 王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要求,举办各类群众性比赛实行属地管理,需提供比赛方案、应急预案、风险防控预案。必须具备“三案”后,到体育发展中心进行备案,审核通过后方可组织比赛。 主持人:想在康巴什区开一个体育彩票销售网点,需要办哪些手续? 王力:根据鄂尔多斯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相关文件要求,开设体育彩票店需向社会公开征召。有意向人员首先要确定开设位置,然后向体育发展中心提交申请,申请人必须年满18周岁(含),然后进行网点阳光征召,公示期10日。公示期结束后体育发展中心将收集和整理代理销售体育彩票自然人的信息等相关工作。
2021-12-24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康巴什区审计局副局长张海燕,向大家解读新增财政资金管理政策。张局长,您好! 张海燕: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做客康巴什区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主持人:请张局长具体解读一下新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张海燕: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为加强中央财政实行特殊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确保有关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建立的中央财政实行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简称直达资金)。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资金范围。主要是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相关资金。二是细化分配流程。根据正常转移支付、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等各类资金特点,分门别类细化制定资金直达流程。三是加强资金监控。建立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全链条监控,确保资金下达和资金监管。四是压实地方责任。省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将资金全部下达到市县,也要将更多的自有财力下沉基层。市县财政部门要科学安排财政支出,强化公共财政属性,以民生为要,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五是加强监督问责。财政、审计、人行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直达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主持人: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市县基层的资金具体包括哪些? 张海燕: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实施方案,具体包括四部分:1.列入正常转移支付增量资金,主要用于弥补地方减税降费财力缺口,统筹支持落实“六保”任务。2.列入特殊转移支付部分资金,作为一次性财力安排,主要用于解决基层面临的疫情防控、基本民生保障等临时性特殊困难。3.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的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主要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抗疫相关支出,同时允许地方预留部分资金用于解决基层特殊困难。4.地方新增财政赤字部分,由市县基层地方政府按照一般债务管理规定安排使用。 主持人:如何对新增财政直达资金进行监督管理? 张海燕:财政部已经建立了比较严密的监控系统,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实现全链条的跟踪。一是实现全链条的监控。通过针对特殊机制设立的监控系统,实现了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留痕;二是推进市县实名台账制。按照规定确定企业和人员的名单,按确定名单拨付资金;三是健全部门的联动机制。人民银行国库系统、人社、民政、审计等相关部门通过系统数据共享,对资金使用实现有效监控;四是同步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把新增财政资金使用作为审计工作重点,开展专项审计;五是强化公开公示制度。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执行情况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局长今天做客节目,让我们对新增财政直达资金有了进一步了解。 张海燕: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再见!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