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教基厅〔2018〕3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强化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内教发〔2018〕16号)现对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科学管理,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优化教育良好生态,促进我区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特色化改革应基于学校,生成于学校,并发展于学校。必须立足于现有基础,对现有基础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高,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不断有新的发现。
(二)独特性原则。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形成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
(三)整体性原则。特色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教育的整体改革,着眼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让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形成有机整体。
(四)发展性原则。特色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持续地跟进,促使学校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发展,具有持久生命力。
三、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项目引领、典型示范、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我区将基本构建起“公办民办携手共进”的教育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形成“一校一章程、一校一规划、一校一制度、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特色”的特色立校、文化强校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整体办学实力,促进全区教育特色鲜明、健康协调发展。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的基础上,将教育全面推向优质均衡。
四、具体工作
(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科学合理减负提质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安排,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协调校内和校外关系的制度安排。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不断完善“一校一章程、一校一规划、一校一制度、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特色”在内的“五个一”工程”,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民主化、品质化进程,使学校建设更加科学有效。
(二)课堂教学深度改革,切实做到减负提质
以生本教育为依托,实现课堂教学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宗旨,以“五个重构”为举措,实现“六项突破”,推进课堂教学深度改革。一是以创建生本课堂为重点,着力在教育观念改变上取得新突破。从教育的前部看教育,从教育的源头研究教育,将人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彻底改革本本、考本和教本。二是以重构教学模式为出发点,着力在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取得新突破。通过开展生本课堂策略和模式研究,分学科、分学段、分课型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增效减负提质。三是以国家规定课程为前提,着力构建符合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和研究教材上取得新突破。本着尊重个性、激发潜能、全面成才的基本原则,探索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革、德育课程主题化落实、实践课程的综合性研究。落实“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的核心理念。
(三)以作业研究为突破口,真正落实减负提质
一是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作业平衡机制,要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加强对各门学科作业的统筹管理。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二是增强作业实际成效。根据学生学业基础布置作业,探索基础性必做作业与拓展性选做作业相结合的弹性作业机制。不布置超越课程标准规定和学生学力要求的作业,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推行作业免检、每月无作业日等探索。
(四)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高减负提质效果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规定。严禁在职教师到社会机构兼课,或组织、介绍、暗示学生到校外补课。严禁教师课后有偿辅导、有偿家教,也不得赴异地有偿补课。积极倡导教师课后为学困生、后进生进行义务辅导,帮助学生学业进步。二是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以研修活动为手段,发挥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的力量,在共同体的建设上以及教研方式改变上取得新突破。在区域推进生本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团队的力量,通过每月一次校长研修、班主任研修、每周一次名师工作室的研究,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形成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三是加强业务学习。各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理论、学科课程标准、教育信息技术;同时,要加强学术研究、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关注教育教学新进展,科学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五)以现代信息手段为依托,提升减负提质水平
持续推进中央电教馆“基于融合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混合研训项目和“教育云规模化应用”项目,通过创新应用与课堂实践,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开展“智慧课堂”教研,使“敏特英语”、电子书包、APP教学应用、触控一体机使用、微课、学科工具应用等信息化项目和优质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上取得应用效果,使信息化教育为减负提质注入动力。
(六)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保障减负提质
一是规范招生入学管理。实施阳光工程,统一使用《新生入学管理系统》,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工程,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实施成果,不断提升教育的服务形象。禁止所有小学、初中通过考试、面试、面谈、考查等方式或擅自附加条件招生,禁止以各种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二是规范作息时间,切实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强化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内教发〔2018〕16号)精神,严格规范中小学生到校、离校时间。三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成立了由教体、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负责统筹协调全区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开展排查摸底、全面整改、督促检查,依法维护学生权益,坚决治理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行为,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小学阶段除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义务教育学校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学科考试。普通高中可安排期中、期末考试。确需进行质量分析的调研性考试,须将考试范围、科目、抽考人数等情况上报教育局,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考试。加强命题管理。教研室、各学校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发展素质教育。普通高中和初中要全面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五、实施步骤
实验准备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
学习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讲学、外出听课、集中训练、学习汇报、集体研讨、名师帮学等各种环节,深入了解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和操作流程。
探索实验阶段(2018年9月-2021年8月)
(1)学习小组的建构。由区教体局进行指导,各实验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习小组建设方案,按照小组组建原则和流程进行组织建设。
(2)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各学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五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模式、有氛围、有效果。
(3)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区教体局负责组织骨干教师,邀请外地名师集中研究课标,提炼导学案,形成前置学习研究单,供实验校使用。
(4)评价体系重构。出台《康巴什区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学校也要依据本方案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评价方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且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
集中交流阶段(2021年8月-2021年11月)
(1)依托校长研修室、名师工作室、班主任研修室等共同体的研修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梳理,为下一步全面推开奠定基础。
(2)组织外出教师学习汇报、外地名师进校指导开展集体教研,进行点对点的交流和研讨,促进实验教师的能力提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结合实地观摩、经验介绍、反思总结,促进非实验教师对生本教育的理解与把握,为下一步全面推开做准备。
(4)开展生本探究课、评研课、公开课等课型的评选活动,展示生本实验成果,提升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激发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特色化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区教体局及各中小学、幼儿园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改革的推进工作,并纳入目标管理,科学规划,措施到位,责任到人,逐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特色化改革有效、持久、深入开展。
(二)强化制度建设。要把特色化改革纳入学校重要的工作日程,培养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包括计划与总结制度、过程指导督查制度、评价反馈制度、阶段性成果展示制度等,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对创建工作进行调控,确保特色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扎实组织实施。各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制定符合校情的特色化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提炼特色理念,制定具体措施,确定时间步骤,设置保障系统等。要加强对规划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和论证,规划须提交教师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要建立健全实施的年度自评和阶段性评价机制,促进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要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实施能力,形成一个以校长为首的观念新、素质高、有个性、能创新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特色化改革凝聚合力,提供人才支撑。
(四)广泛宣传动员。各学校要切实加强特色化改革的宣传动员,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让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特色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行动方案,将特色化改革工作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意志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面。
(五)严格督导检查。区教体局领导小组要定期不定期深入学校,熟悉掌握时机情况,加强对特色化改革工作的指导与检查,要将改革工作纳入对学校督导评估,还将适时对学校改革成果显著的学校进行奖励。区教体局每学期要对区特色化改革工作进行专项评估,并把评估结果纳入对学校的考核。
康巴什区教育体育局
2018年8月20日